平珩在最新系列的歌劇院沙龍《平珩說舞》中,邀請6位達人共談舞蹈與4項元素的跨域連結,透過深入淺出的解析及現場示範表演,帶領您從不同角度認識舞蹈,感受經典舞作的表演特色和創意概念,體驗舞蹈的無窮魅力。
3╱1(一)文學與舞蹈 │對談者:鄭伊雯、劉守曜
#如何將文學改編為舞蹈?如何設定角色?又該如何選擇「舞蹈語彙」?
當代最具影響力華人作家張愛玲經典代表作《紅玫瑰與白玫瑰》改編的《紅與白》舞作,將原著中的角色情感細膩地融入舞蹈肢體中,隨著探戈飽滿又「致命」的張力,窺見浮世男女對於愛情的渴望和癲狂,聲聲入耳的催促選擇,糾結男女一生,情海浮沉、一言難盡,且讓平珩以舞一傾經典文學中的愛恨情仇。
3╱8(一)物件與舞蹈 │對談者:耿一偉
#如何運用物件在舞蹈中詮釋對女性的桎梏?如何用舞蹈對抗父權?
西班牙編舞家瑪芮娜‧麥斯卡利(Marina Mascarell)與舞蹈空間於2017年合作的作品《反反反》,出自於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左翼女詩人Maria Mercèe Marçcal的詩句,是對「身為女性、出自底層以及備受壓迫的國度」的反思。
這個看似沈重的議題,瑪芮娜卻以舉重若輕的方式,運用遊戲、獨白、看似自由卻步步精雕的生活化舞蹈,引領觀眾進入她的觀點;設想在如影隨行的光與現場錯落有致的音樂聲中,讓每個人在最終的狂喜中找到生命的出口。
瑪芮娜運用既特別又大膽的道具(長條狀碳纖構成框)象徵父權給女性的藩籬,它有時像是畫框,有時像是金字塔,在舞作中舞者不斷的將道具調整變形,製造出令人驚喜的意象。
3╱15(一)即興與舞蹈 │對談者:黎美光、李宇鎔
#如何即興?什麼是即興舞蹈?即興舞蹈的挑戰、困難與好玩在哪裡?
以「黎美光創意心理工作站」為題,介紹即興舞蹈家黎美光與作曲家李宇鎔的合作。即興舞蹈從自身放鬆及覺察中,引導身體的感官與敏銳度,傾聽並展開身體意識的流動。
觀賞即興舞蹈的「懂」,並不是我們「原本已經認識」的懂,而是用身體去感受當下最真情的流露與表達,就像閱讀時感受到的詩意,往往不見得能夠完整地說出來。看似不可言說、只能意會,不如親自體會自身「已完整」的深度體悟吧!你將發現如何運用自己飽滿的創造力,透過身體來展現──創意原來無距離。
3╱22(一)燈光與舞蹈 │對談者:黃申全
#舞蹈中如何呈現氛圍?燈光在作品中的重要性是什麼?你認識燈具的種類與特性嗎?
燈光,是劇場舞台的靈魂所在,猶如魔法般引領觀眾的眼睛穿梭於不同場景之中。
燈光設計不僅為表演空間構建想像的色彩,同時也統合整齣作品的風格和氛圍。
那麼到底如何設計一齣作品的燈光?如何被呈現?平珩特別邀請劇場資深燈光設計師黃申全為您解密,不但讓你感受燈光照亮的舞台世界,更帶您探秘燈暗處,觀眾鮮少知道的劇場魔幻技術。
主講者:平珩
舞蹈空間舞蹈團藝術總監、第三屆國家文藝獎舞蹈類得主,紐約大學舞蹈碩士。
長期致力於舞蹈發展工作對國內舞蹈生態之多方面提昇,1984年創立皇冠小劇場,持續提供國內外舞蹈專業課程,主辦「皇冠藝術節」及「小亞細亞網絡」,為國內實驗性藝術創作的主要推動者,並於1989年創辦「舞蹈空間」舞團,定期推出具肢體與劇場創意,多元風格的創作。
本身致力於舞譜專業之紀錄與傳承,並長期從事藝術教育投注原住民舞蹈推廣活動。曾任表演藝術聯盟理事長、臺灣國際舞蹈論壇籌備委員、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藝術總監、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院長、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及國藝會董事等職。
對談者:鄭伊雯
曾擔任舞蹈空間製作演出要角和編舞,創作作品有:第11屆皇冠藝術節《十號線》(與董怡芬共創,並入選第10屆台新藝術獎提名);表演藝術科技計畫《世界末日這天,你會愛誰?》、《美麗新世界-窗》;2014年作品《紅與白》等。
曾擔任蔣勳文學音樂劇《少年台灣》舞蹈設計,音樂時代劇場《隔壁親家》舞蹈設計。
2012年法國巴黎西帖國際藝術村(The Cité Internationale des Arts)駐村藝術家,連續兩屆受邀idance即興舞蹈節客席表演者。2013-2014年於泰國Burapha大學教授現代舞。2018年成立人尹合作社,從創作寶寶劇場開始,以自由為創作理念,透過劇場表演將藝術滲透進每個幼小心靈。
對談者:劉守曜
1987年從事劇場工作迄今,早年以演員為重心,擁有豐富跨領域及國際合作經驗。近年則專注於導演工作,作品橫跨戲劇、舞蹈、戲曲、數位科技領域,強調身體、跨界、跨領域的風格。
作品曾獲「費城國際默劇節現代默劇」比賽前三名;聯合報、中國時報「年度十大表演藝術獎」。
曾任舞蹈空間舞團團長、表演藝術雜誌資深編輯、表演藝術網站主編。策劃2006年臺北藝術節「亞洲藝術共同體」、「藝果奇花:藝企聚一聚」、「第11屆皇冠藝術節」、「2004年小亞細亞創作人會議」等。近年與臺灣豫劇團、一心戲劇團合作導演《飛馬行》、《巾幗 華麗緣》、歌仔戲《Mackie踹共沒?》。參與日本亞洲導演競賽發表《我的洋娃娃》,並受邀赴韓執導哈洛品特劇本《今之昔》。與舞蹈空間舞團合作導演《世界末日這天,你會愛誰?》、《美麗新世界-窗》,並發表獨舞作品《薩蠻-發展中作品》、《Shapde5.5-劉守曜獨舞》。曾擔任兩廳院臺日跨國旗艦製作鈴木忠志《茶花女》副導演。
對談者:耿一偉
現任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顧問,臺北藝術大學與臺灣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曾任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2012-2017),倪匡科幻獎首獎得主,獲頒德國在臺協會「德臺友誼獎章」、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
著有《故事創作Tips:32堂創意課》、《喚醒東方歐蘭朵》、《羅伯威爾森:光的無限力量》、《動作的文藝復興:現代默劇小史》等,譯有《劍橋劇場研究入門》、《空的空間》、《布拉格畫像》、《給菲莉絲的情書》等。
近期作品包括2015年北美館展覽《食物箴言》開幕演出《藝術的重量》、2016年展覽《愛麗絲的兔子洞》講座行動裝置藝術《拉然巴在美術館》、2017年展覽《社交場》於北美館大廳的空間裝置《去年夏天你不在,我來過》等。
對談者:黎美光
倫敦當代舞蹈學校傑出舞蹈碩士,「黎美光創意╱心理工作站」創意總監,古舞團團員,舞蹈空間舞團即興老師。
曾任教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並為法國巴黎西帖國際藝術村(The Cité Internationale des Arts)駐村藝術家、臺北公共藝術節駐區藝術家、當代美術館駐校藝術家。曾參與義大利及希臘「國際即興舞蹈紀錄片」拍攝,並受邀至日本「i-Dance Japan International CI Festival」、韓國「AIAE接觸即興藝術節」、香港「i-Dance (HK)」、香港東邊藝術節、馬達加斯加國際舞蹈節、印度WDA國際舞蹈日、英國「Re-Orient Festival」、「小亞細亞舞蹈節」、美國大學舞蹈節,奧地利「International ChoreLab Austria演出。
對談者:李宇鎔
美國百克里音樂學院作曲系學士,主修電影配樂編曲創作和樂器鋼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音樂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專長研究領域:音樂教育─Pedagogy多樣音樂教學法研究、美國哥倫比亞羅勃佩思音樂教學法、即興音樂與肢體引導。返臺後首先投入電影音樂製作以及音樂專輯的作曲與編曲工作,其間多次受邀擔任音樂會及舞蹈演出編曲。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舞蹈系、國立臺灣戲曲專科學校講師,「長青木創意╱心理企業講座」講師,並經常擔任各舞團之客席鋼琴家。
對談者:黃申全
曾任華岡藝術學校、復興高中戲劇班、國立中央大學講師。近年以活動製作導演、技術統籌、舞台監督及空間與燈光設計的多樣身分,與戲劇、舞蹈、音樂等各類型的表演藝術團體合作,並參與各類型展覽製作規劃。2015年成立人十二創意有限公司,朝全方位製作發展,參與百餘部製作,並為2017年世大運開幕技術團隊成員。
【早鳥優惠】2021/1/1–1/7 歌劇院會員預購早鳥優惠享75折
【套票優惠】1/8起全系列套票享75折(每場各1張為1套)
【團票優惠】單一節目購買20張以上75折
【一般購票優惠】
●歌劇院會員:歌劇院卡9折、NTT市民卡8折、序曲卡8折、學生會員75折(毎場限購1張)、忘我卡75折
●兩廳院之友、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會員、NSO之友:9折
●信用卡購票:中國信託銀行、玉山銀行、台新銀行9折;永豐銀行、國泰世華銀行95折
【其他優惠】身障人士及其必要陪同者1人、65歲以上年長者5折
購票方式:
1.網路(限信用卡)
2.售票點(現金、信用卡)
3.超商(限現金)萊爾富、7-11、全家
網路購票說明:
1.請先加入會員
2.取票方式(售票點取票、手機取電子票[僅部分場館開放使用]、國內郵寄[另收50元郵資]、超商取票[每張票券另收8元手續費])。
訂購完成即可取票,敬請提早領取。
※本系列節目均提供公教人員進修時數認證
※講座約120分鐘(含中場休息10分鐘)
※主辦單位保留節目異動權;退、換票最遲須於節目演出日1天前辦理並酌收手續費。
※套票恕不接受單張退換票,如需整套退票請於節目演出前一天辦理,並酌收每張票面價10%手續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