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著名四手聯彈雙人組-米克夫婦將以各地的舞曲與台灣觀眾首次見面。除了著名的布拉姆斯和德佛扎克舞曲之外,還有日本知名編曲家-山本京子改編的皮耶奏拉探戈舞曲,塔爾.濟爾博改編的拉丁舞版布拉姆斯第五號匈牙利舞曲。更有台灣作曲家-郭嘉琳特別為米克夫婦作的米克舞曲的世界首演。
米克雙人組:
溫哥華著名夫妻檔鋼琴家史考特。米克博士與袁佳慧所組成的『米克雙人組』是極受好評的四手聯彈雙人組。們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和充滿青春活力的感覺表演所有類型的音樂,這些表演對各地的觀眾都極具感染性。他們近期的演出亮點包括2017年由溫哥華婦女音樂協會舉辦在溫哥華音樂學院的克爾納音樂廳的音樂晚會的特別邀請藝術家,和在只有兩天準備情況下,作為替代鋼琴家,為『音樂友人』音樂會系列組織演奏完整的音樂會。他們自行生產的CD ”認識米克雙人組現場版“和他們的YouTube影片廣受世界各地的觀眾歡迎和喜愛。
米克雙人組擁有超過400分鐘的廣泛類型演出音樂曲目。從聖誕音樂曲目(包括戴著聖誕帽演出)到炙熱的南美探戈音樂演出,他們的表演方式讓觀眾不僅僅是讓音樂變得更有趣,更讓觀眾更進一步享受音樂會的演出。他們”新穎“的想法和表演方式,除了彈奏鋼琴外,經常融入了演戲,音效等讓觀眾更耳目一新的技術外,還以故事和解說的方式將他們對曲目的知識傳達給觀眾。而這也正是他們的音樂會讓觀眾能更深入享受音樂曲目的特色之一。
米克雙人組於2014成立之後馬上成為加拿大跨國受邀演出的組合。史考特和袁佳慧都曾受克勞迪奧。阿勞的鋼琴雙人組弟子:拉爾夫馬克姆和肯尼斯百老匯的指導。除了米克雙人組的演出外,史考特同時也是溫哥華極受歡迎的合奏家和空間音樂演奏家。袁佳慧則是溫哥華頗受好評的鋼琴老師,經營著一個工作室,以創新的教學風格和頻繁的表演機會啟發帶領著充滿熱情和有才華的學生。
演出曲目
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1.2.3.4號
J.Brahms (1833-1897):Hungarian Dances no. 1 ~ 4
布拉姆斯(四手聯彈編曲:塔爾·濟爾博):布拉姆斯莎莎舞版
J. Brahms (1833-1897) (arr. Tal Zilber):Brahms in Salsa
卡洛斯·葛戴爾(四手聯彈編曲:塔爾·濟爾博):一步之差
Carlos Gardel (1890-1935) (arr. Tal Zilber):Por una Cabeza
卡洛斯·葛戴爾(四手聯彈編曲:山本京子):你喜歡上我的那一天
Carlos Gardel (arr. Kyoko Yamamoto):El dia que me quieras
皮耶左拉(四手聯彈編曲:山本京子):自由探戈、遺忘、Allegro Tangabile
Astor Piazzolla (1921-1992) (arr. Kyoko Yamamoto):Libertango、Oblivion、Allegro Tangabile
-------------------------------- Intermission --------------------------------
郭嘉琳:米克組曲
Cathy Kuo:The Meeks Suite
德弗扎克:斯拉夫舞曲 作品.46第1.6.8號 & 作品.72第2號
A.Dvorak (1841-1904):Slavonic Dance op. 46 no. 1
Slavonic Dance op. 72 no. 2
Slavonic Dance op. 46 no. 6
Slavonic Dance op. 46 no. 8
作曲家李斯特(四手聯彈編曲:李斯特 米克雙人組微改版):魔鬼圓舞曲
F.Liszt (1811-1886) (arr. by Liszt and briefly edited by the Meeks Duo):Mephisto Waltz No. 1
鋼琴/史考特米克Scott Meek
身為多數國內外鋼琴比賽的冠軍,加拿大鋼琴家史考特米克博士曾受邀以獨奏者身份與多倫多交響樂團,愛民頓交響樂團,和溫尼伯交響樂團演出。同時,也曾於在學期間與奧柏林音樂學院和印第安納大學交響樂團等演出。米克博士與多位指揮家合作演出。所贏得的比賽包括了加拿大肯尼基鋼琴比賽,西恩鋼琴比賽,埃克哈特格拉瑪特比賽和國內音樂比賽,國際比賽包括了科伯斯克里斯蒂國際比賽和世界鋼琴比賽,並且得到加拿大藝術委員會和馬尼托巴藝術委員會的贊助與支持。
曾被溫尼伯媒體稱作用“幾乎非人能達到的流暢”和“熱情與完全肢體投入”的”完美音樂家“,米克博士於整個大北美洲做過多場演出,包括英皇哥倫比亞大學午間音樂系列,卡皮蘭諾大學古典音樂系列,西溫社區藝術委員會,奎里肯海灘星期天音樂系列,十字谷音樂系列,溫尼伯婦女音樂俱樂部舉辦獨奏音樂會和肯尼迪中心的千年舞台演出。他同時更是固定與小提琴演奏家奧列格坡可和諾夫斯基博士演出奧列格自己為小提琴和鋼琴編寫的名曲。
六歲時的米克博士在加拿大溫尼伯開始和凱羅頗拉德習琴。在奧柏林音樂學院的指導老師為阿爾文周,並同時取得了音樂學士學位和文科學士學位(東亞研究)雙學位。之後便在世界級名鋼琴家梅納漢普雷斯勒的指導下,於普雷斯勒任教的印第安納大學音樂系取得碩士學位以及博士學位。
米克博士與妻子袁佳慧於2014年成立了『米克雙人組』鋼琴四手聯彈夫妻組。他們”新穎"的想法和表演方式,除了彈奏鋼琴外,經常融入了演戲,音效等讓觀眾更耳目一新的技術外,還以故事和解說的方式將他們對曲目的知識傳達給觀眾,讓他們深得觀眾的喜愛。同時,米克博士目前是溫哥華極受歡迎的合奏家和空間音樂演奏家,更是固定為名小提琴家塔拉斯哥勃拉教授的學生伴奏。
鋼琴/袁佳慧 Clare Yuan
溫哥華婦女音樂協會音樂比賽歷年冠軍,鋼琴家袁佳慧目前為克勞迪奧阿勞的名傳奇鋼琴二人組弟子拉爾夫馬克和和肯尼斯百老匯的學生。
袁佳慧活躍於加拿大西岸,經常受邀於各個音樂系列演出,包括卡皮蘭諾大學古典音樂系列,西溫社區藝術委員會,奎里肯海灘星期天音樂系列,十字谷音樂系列。學生時期曾受邀與美國紐約都會愛樂交響樂團演出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獲得觀眾廣大好評。又受邀於溫哥華交響樂俱樂部樂團擔任2013/2014音樂季的指揮,熱情演出極受觀眾喜愛。近年,她在空間音樂表演這塊更為活躍,包括與黑管家肖恩厄爾,大提琴家萊恩頓組成的甜之三重奏。袁佳慧結婚後在2014年與他的先生,鋼琴家史考特米克博士組成了米克雙人組成立了罕見的鋼琴四手聯彈夫妻組。 夫妻兩人非常享受和觀眾分享四手聯彈的樂趣,並透過”新穎"的想法和表演方式,讓彈奏的曲目融入了演戲和音效等讓觀眾更耳目一新。此外,他們更以故事和解說的方式將他們對曲目的知識傳達給觀眾,絕對是讓觀眾能更深入享受音樂會的特色之一。
袁佳慧的歷年的指導老師包括曾經擔任英倫哥倫比亞大學音樂系系主任兼教授的名加拿大鋼琴家,Jane Coop。在紐約曼哈頓音樂學院任教,幫助她順利在該校取得碩士學位的Dr. Arkady Aronov。還有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的指導老師Eva Solar-Kinderman教授。
袁佳慧目前與她的先生定居於加拿大溫哥華。除了在加拿大各處活躍的演出,她也經常受邀于加拿大中文電台FM96.1與城市電視為嘉賓探討音樂相關的各類話題。她同時有自己的音樂教室,並且以創新的教學風格和頻繁的表演機會啟發帶領著充滿熱情和有才華的學生。
【優惠折扣】
◇早鳥優惠:9/10前購票可享8折優惠
◇兩廳院之友購票可享9折優惠
◇學生購票可享85折優惠(入場時請出示證件)
◇身心障礙人士及其陪同者1人、65歲以上年長者購票可享5折優惠(入場時請出示證件)
◇團體票10張以上可享85折優惠
購票方式:
1.網路(限信用卡)
2.售票點(現金、信用卡)
3.超商(限現金)萊爾富、7-11、全家
網路購票說明:
1.請先加入會員
2.取票方式(售票點取票、手機取電子票[僅部分場館開放使用]、國內郵寄[另收50元郵資]、超商取票[每張票券另收8元手續費])。
訂購完成即可取票,敬請提早領取。
【注意事項】
◎退、換票最遲請於演出日10天前辦理,須酌收票價10%手續費,逾期恕不受理
◎本節目建議6歲以上觀眾觀賞
(1)Presenter:Ching Hsing Chamber Orchestra
(2)Performers:Piano/Scott Meek、Clare Yuan
(3)Program:
J.Brahms (1833-1897):Hungarian Dances no. 1 ~ 4
J. Brahms (1833-1897)(arr. Tal Zilber):Brahms in Salsa
Carlos Gardel (1890-1935) (arr. Tal Zilber):Por una Cabeza
Carlos Gardel (arr. Kyoko Yamamoto):El dia que me quieras
Astor Piazzolla (1921-1992) arr. Kyoko Yamamoto:Libertango、Oblivion、Allegro Tangabile
-------------------------------- Intermission --------------------------------
Cathy Kuo:The Meeks Suite
A.Dvorak (1841-1904):Slavonic Dance op. 46 no. 1
Slavonic Dance op. 72 no. 2
Slavonic Dance op. 46 no. 6
Slavonic Dance op. 46 no. 8
F.Liszt (1811-1886):Mephisto Waltz No.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