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馥甄:「用台灣在地風土文化的日常,描繪人生的無常;用看似無足輕重的對白,細膩述說人生中難以言說、無法解釋的糾結、慾望、美麗與哀愁。」
歐洲指標性藝術平台「巴黎秋季藝術節」
首度邀演台灣作品
2019 改版重製
再現日常又波瀾的親愛人生
2018首演於台灣國際藝術節的《親愛的人生》,2019除了在國家戲劇院改版重製外,更將首度登上歐洲指標性藝術平台「巴黎秋季藝術節」以及NEXT Festival巡迴演出。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拿大作家孟若擅以短篇小說形式,描繪出潛伏於日常中細微若隱若現的故事情境與人物關係。演出延伸孟若作品的技法和觀點,然而闔上孟若的小說,導演王嘉明的舞台書寫才要登場。他收斂起過往作品的玩性,專注於劇場敘事的調度經營,融入台灣桃園在地的人文風景重寫改編。四個片段,四段關係彼此呼應又各自獨立,鋪陳人生無以名狀、曖昧、糾結、沉重的基底。
劇情簡介
〈記憶〉
坐在捷運上,拎著水果去掃墓的大女兒,回憶起漸漸失智中風的母親,講述她三任丈夫的故事:17 歲時,未婚懷孕,離婚收場;27歲,嫁給了眷村老兵,也是大女兒的父親,但他卻在婚後10年失蹤,母親戲稱自己逢七就會有大事發生;繼父是比母親小10歲的同事,但卻早逝,那年母親57歲。已臥床三年的母親,越過了自己67歲的生日,她苦笑道:「傷腦筋,我還有10年可活。」,捷運到了臺北車站,她繼續轉搭往墓園的平快車。
〈埤塘〉
小時候,家鄉附近有很多灌溉用的埤塘,後來有些變成魚塭,有些被填平。我有位長得一點都不像的雙胞胎妹妹,我比她聰明,她唯一比我強的大概就是認識埤塘的生態系統,一些我想到就起雞皮疙瘩的髒東西。念書時,她很喜歡黏我,還好,我後來考上北部大學,可以脫離她那憨直的笑容。某天,她打了一通電話給我。
〈附身〉
酷熱濕黏的夏末,一位得了癌症的婦人,乩童與桌頭為她驅邪淨身,身為里長伯的先生四處為她尋求藥方,她在醫院等待時,巧遇鋼琴啟蒙恩師,聽她敘說當年疑似私奔失蹤的事件。回到家,先生與友人熱烈地聊著時事與八卦,她看著一件在衣架上沒掛好的外套,像是一位斜肩的人,她笑了笑,決定離家出走。
〈刺青〉
一名中年的清潔婦,她有怎樣的過去?一針針形成的刺青圖案刻下了怎樣的故事?年輕時吸毒的好哥兒們,半山腰半隱居的婚姻生活,懷孕生子的喜悅,小鎮鄰居的善意,獨裁者的後花園,是生活中藏了秘密,還是生活本身就是秘密。
【2018觀眾迴響 】
——如同是對生活片刻的快拍。把皺摺在片刻的日常凝視搬上舞台。是終老前對生命的回溯;是摯愛死去後的呢喃;是痛苦日常的逃離;是無以重來的懊悔。
——在黑黑的空間裡,時而全神貫注、時而飄忽游移,在各種看不懂或看得懂的情節中,擷取自己喜歡的片段,也許是某句台詞、某段音樂、某個布景、演員的某個表情、或只是某種氛圍。
——整齣戲就像一條河綿長蜿蜒,靜靜地流向大海的懷抱,看完讓近日繁雜的心緒,安靜舒緩了起來。
——每一個意外發生的時刻,舞台上輕描淡寫的表現,卻感受到最扎實的痛。
——本以為會平靜地看完四個故事,情緒卻隨著每段故事結尾累積,散場時,有種明白,這就是我們的生活,親愛的人生。
編導/ 王嘉明
製作人/ 陳汗青
演員/ Fa、王琄、安原良、余佩真、黃僑偉、李銘宸、姚坤君、張吉米、陳武康、黃珮舒、楊乃璇、賴玟君
舞台設計/ 黃怡儒
燈光設計/ 王天宏
服裝設計/ 靳萍萍
音樂設計/ 柯智豪、林芳宜
樂手/ 余若玫、巫康裘、高承胤
◎演出全長約120分鐘,無中場休息
兩廳院托兒服務https://forms.gle/T9cwBb2ufaC3yYWE8
※訂購學生、軍警榮民、長者及身心障礙人士票券者,入場時請務必攜帶有效證件。
◆兩廳院之友9折
◆軍警及榮民票9折
◆學生票8折
◆誠品會員9折
◆敬老票5折
◆身障人士及其必要陪同者(限1人)5折
(以上優惠身分於每月1日正式啟售後始得享優惠)
◆5/25~9/1,凡購買1200元(含)以上票券4張或4的倍數張, 每筆訂單打75折,開放兩廳院之友與一般觀眾同時購買。
購票方式:
1.網路(限信用卡)
2.售票點(現金、信用卡)
3.超商(限現金)萊爾富、7-11、全家
網路購票說明:
1.請先加入會員
2.取票方式(售票點取票、手機取電子票[僅部分場館開放使用]、國內郵寄[另收50元郵資]、超商取票[每張票券另收8元手續費])。
訂購完成即可取票,敬請提早領取。
【注意事項】
◎演出全長約120分鐘,無中場休息
◎退、換票最遲請於演出日1天前辦理,並酌收手續費,當日恕不受理
Canadian Nobel laureate Alice Munro is an expert at using short stories to depict subtle plots and relationships in daily life. Based on Munro's techniques and views, director WANG Chia-ming incorporates the local cultural sceneries of Taipei and Taoyuan in this adaptation. In addition to a remake at the National Theater, Dear Life will be presented at the Paris Autumn Festival this year, becoming the first contemporary theater production from Taiwan to be seen on this influential artistic platform in Eur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