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維斌簡歷
學歷 台北市出生。西門國小、大同中學、建國高中畢業。台北醫學大學牙醫學系牙醫學士、日本大學齒學部分子生物學博士。
歷任 廣島大學齒學部固定補綴學駐院醫師,平和福祉衛生學院非常勤講師。
現任 台北市中山區不二牙醫診所院長。
著書 說書看日本零下一歲開始刷牙
專欄
OPEN誌 『國際療望台』專欄當代月刊 『日本文化系列』、『包可花食經連載』
音樂活勳
2006年日本琦玉縣八潮市莫斯科國立民族樂器交響樂團合同音樂會。
2007年台北國家音樂廳「斷層的台語歌集-黑白的彩虹」作曲發表會。
2007年日本東京朝日音樂廳「2007年東京福爾摩沙音樂會」。
2008年「桐花圓舞曲」第19屆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音樂類最佳作詞人獎入圍。
2009年作品「濁水溪溪水濁」應雲林縣之邀為雲林樂章。
2009年東京日本橋公會堂台北室內合唱團合同音樂會。
2010年日本琦玉縣八潮市日本音樂評論家青島廣志合同音樂會。
2010年個人專輯CD「流轉時光」由上揚唱片發行。
2011年東京「福島支援慈善音樂會」擔任台灣代表。
2011年主辦琦玉縣「福島支援募款慈善音樂會」。
2014年應瑞興銀行邀約於台北市長官邸舉辦個人音樂會。
2015年成立演藝團體「典歌詩台灣音樂」。
2016年出版樂譜「陳維斌台語歌曲集(鄉土篇)」由樂韻出版社發行。
2016年完成六場「醫心盜樂」台語創作歌曲音樂會巡迴演唱會。
2017年合唱單譜集由位在國家音樂廳的「PANA全方位音樂出版社」出版,至今已數十種。
2018年新合唱系列「大地之歌」~18首台語為18個城市寫歌~台中、台北、台南、雲林、高雄等地巡迴演唱。
2018年出版「大地之歌」CD及樂譜
2018年參與音樂劇「渭水春風」演出
2018-2019年為「107-108 年度國民中小學藝術與人文教學深耕實施計畫 」之新北市的竹圍國小主題,橫跨三個學期
2019年全曲作詞、作曲、製作之「大地之歌」CD入圍金曲獎最佳演唱獎
2019年舉辦《月・光・花~陳維斌, 楊瑞瑟, ,陳麗嬋,蘇維倫聯合音樂會》,並由甫獲德弗乍克作曲大賽作曲及賦格兩項大獎的新鋭林碩俊編曲。
2019年發表論文「臺語歌的悲情感與鄉土味之科學解析」於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舉辦之「聲音的歷史」研討會。
附錄:國藝會大地之歌補助成果檔案
https://archive.ncafroc.org.tw/result?id=8e8c38fa00334bc2b31735a5469469b8
女高音 / 陳妍陵
陳妍陵,義大利國立米蘭音樂院畢業。曾師事蔡正驊、李士明老師。旅義期間曾師事Prof. B. Adele、G. Cigna,後隨我國旅義女高音朱苔麗習唱,至今未輟。
在義期間,參加義大利Stresa國際聲樂大賽(Concorso di Stresa)、Torrona國際聲樂大賽(Concorso di Torrona),均進入總決賽,並獲邀參加公開演唱會之殊榮。
在義期間參加Camerino歐洲音樂節(Festival Musicale di Camerino ),獲頒聲樂組最高榮譽獎章( Premio d’Onore)。
歸國後參與國內多齣歌劇及音樂會之演出:國立台灣交響樂團歌劇《波西米亞人》--Mimi,德布西—受主恩寵的少女,並多次應邀擔任該團多場音樂會之女高音獨唱。2002-2016年國家交響樂團製作之“歌劇系列”飾演《托斯卡》—Tosca,《唐.喬望尼》—Donna Anna,《諾瑪》--Clotilde,《女人皆如此》--Fiordiligi,《費加洛婚禮》-- Susanna,《馬勒-千人大合唱》擔任女高音獨唱,《尼貝龍根指環》 歌劇《Elektra》及《修女安潔莉卡》等演出 。
2013年-2015年分別與台北市立交響樂團與國立台灣交響樂團演出莫札特歌劇《狄托的仁慈》、布列頓歌劇《碧廬冤孽》以及威爾第歌劇《假面具舞會》。
2016-2017年擔任兩廳院歌劇工作坊導師、聲樂指導及評委。
不定期舉辦個人音樂會。
陳妍陵目前除演唱外,並任教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並為中華民國聲樂家協會會員。
次女高音/王郁馨
次女高音王郁馨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聲樂組。近年來多次於國家演奏廳、十方樂集、蘆洲功學社等地舉辦獨唱及重唱音樂會,於2017年獲得第一屆國際歌劇重唱大賽社會組第一名,2018年受義大利馬可波羅國際文化交流協會之邀赴義大利及瑞士等地演出。
曾擔任多部歌劇要角,包括與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合作演出柴可夫斯基俄文歌劇《尤金奧涅金》、威爾第歌劇《弄臣》,與國家交響樂團合作演出理查德•施特劳斯歌劇《莎樂美》、普契尼歌劇《修女安潔莉卡》,與台北歌劇劇場合作演出古諾歌劇《浮士德》、法雅歌劇《短促的人生》、中文創作歌劇《稻草人與小偷》,與創世歌劇團合作演出比才歌劇《卡門》,及受邀演出臺中國家歌劇院製作華格納歌劇指環系列二部曲《女武神》,兩廳院歌劇工作坊童話歌劇《三隻小豬&木偶奇遇記》,台北愛樂歌劇坊莫札特歌劇《魔笛》、普契尼歌劇《強尼史基基》等。2014年在知名作曲家久石讓指揮長榮管弦樂團與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合唱團演出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合唱》中擔任女中音獨唱。2015年由維也納歌劇院合唱團現任指揮馬丁‧謝貝斯塔(Martin Schebesta)指揮卡爾.奧福《布蘭詩歌》中擔任天鵝一角。亦曾於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復活》、韓德爾神劇《底波拉》、《伯沙撒王》、《狄奧多拉》、韋瓦第《榮耀頌》、莫札特《C大調短篇彌撒》、《麻雀彌撒》、普賽爾《D大調感恩贊與歡樂頌》中擔任女中音獨唱。
演唱之餘致力於聲樂教學以及合唱音樂推廣。現任教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並擔任臺北市立國樂團附設合唱團女中音聲部指導老師、國立交通大學教職員合唱團藝術總監暨指揮、中華民國聲樂家協會會員。
謝欣容 / 鋼琴
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 曾師事林瓊玉、王仁珍、魏樂富等老師。由於對聲歌藝術有著濃厚的喜愛,遂赴維也納隨名教授 David Lutz深入研習鋼琴伴奏的奧妙,並於一九九九取得國立維也納音樂大學之「聲樂伴奏家」文憑。
2002-2003年兩個樂季謝欣容受聘為俄國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青年歌唱家學院專任伴奏。返國後,經常受台北市立國樂團、兩廳院歌劇工作坊及中華民國聲樂家協會等之邀,擔任聲樂指導、音樂會演出與鋼琴排練。亦經常與台灣優秀聲樂家們合作演出各類型歌樂音樂會;並經常受邀為台灣作曲家首演及演出當代作品。曾於2002年獲得國際林姆斯基・高沙可夫聲樂大賽《最佳伴奏》獎,2008年獲台北德文藝術歌曲大賽《最佳伴奏》獎。2005年起陸續任職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音樂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台北市立國樂團附設合唱團、台大合唱團等。
林義偉/男高音
奧地利國立薩爾茲堡莫札特音樂大學(Universität Mozarteum Salzburg)藝術歌曲與神劇最高演唱文憑(Lied und Oratorium - Postgraduate)現攻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 音樂藝術聲樂演唱博士(Vocal - Doctor of Musical Arts )。曾師事張美莉、唐鎮、李葭儀、徐以琳、V.Papperi、P.Tukiainen、王靜敏、C.Strehl。
在台灣求學階段經常獲得校內獨唱與協奏曲的比賽獎項,更曾獲得台灣音樂大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2008年永豐愛樂古典菁英獎永豐獎得主,2009年初赴義大利Universitàper Stranieri di Perugia進修,2010年獲選為台灣兩廳院歌劇工作坊(NTCH Opera Studio)成員、2016年獲中華民國聲樂家協會德文藝術歌曲獎學金比賽首獎、台灣盃中文藝術歌曲精英組首獎、最佳閩南語藝術歌曲詮釋獎。
旅歐期間經常受台灣駐外辦事處與德國好海洋藝術邀請於德國、奧地利主要城市演出當代台灣作曲家的中文藝術歌曲。也經常受邀與國內外音樂團體合作演出,包含:
J.S.Bach(weihnachtsoratorium)
C. Schoenherr(Hezekiah)
W. A. Mozart (Requiem kv626)
F. Mendelssohn(Elijas)
G. F. Handel (Messiah) (Judas Maccabaeus)
L. v. Beethoven (Messe C-Dull)
W.A.Mozart
( Cosi fan tutte) - Ferrando
G. Rossini
(La cenerentola) - Ramiro
G. Puccini
(La Boheme) - Rodolfo
E. Penhorwood
(Too many sopranos) - Enrico Carouser & Nelson Deadly
J. B. d.Boismortier
(Don Quichotte chez la Duchesse) - Sancho Pança
F.Lehá
(Die lustige Witwe ) - Camille de Rosillon
等獨唱角色演出。曾任台大合唱團、拉縴人文化藝術基金會聲樂指導與現兼任於輔大音樂系。